肖钢:未来居民资产将不再只有房产,股市应成为财富升值的载体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
出品 | 搜狐智库
编辑 | 袁昌佑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近日在做客《国民财富大讲堂》节目时表示,未来金融资产占居民财富比重将越来越高,资本市场应成为财富升值的载体。
肖钢说,过去我们主要靠间接融资,运用银行的杠杆来动员储蓄,以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投资。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阶段中,发展直接融资,特别是股权融资就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。下一步金融市场的改革应围绕扩大直接融资、特别是股权融资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展开。
“科技创新需要的投资规模大、投资周期长、投资风险高,很多创新最后是失败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再沿用银行信贷的方式,可能会给创新主体带来沉重的负担。因为向银行借钱属于企业债务,需要还本付息,这将抑制创新主体的积极性。而直接融资,特别是股权融资,就较好地契合了创新的特点。”
发展股权投资市场需要多方面的改革。首先,肖钢表示,目前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投资于中后期项目,而科技创新则往往需要对早期项目的大力支持,这就需要更多的长期、耐心资本。因此需要出台更多的鼓励政策,吸引资本投资于早期、科技类的项目,以促进科技创新。
其次,他称,目前交易所市场全面改革的效果明显,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扩大股权融资比例。比如新三板在去年的改革中成效初现,其主要是为民营、创新类中小企业服务,改革后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。
关于证券公司的柜台交易和场外市场,肖钢强调,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场内交易、标准化交易,但其实还有场外市场需要规范化发展。“过去场外市场存在很多问题,如非标准化、信息不对称不透明、缺乏信任机制等。但借助金融科技,比如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将其与场外交易相结合,就可能弥补过去场外市场中的短板。”
肖钢认为,目前金融资产占居民财富的比重仍旧较低。随着股权投资市场的改革与发展,未来金融资产占居民财富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,出现一种“财富金融化”的趋势。居民资产将不再只有房产,而会有更多元的金融工具。未来资本市场应该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,成为居民财富升值的载体,让广大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财产性的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