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:文旅元宇宙——人文经济立场的挑战与机遇
(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)
消费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。我们要促消费,就要解决如何合理配置新的资源,并挖掘这些新资源背后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部分,比如生活中的一些碎片化时间。
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要数字化?就是因为通过互联网数字化以及各种各样的终端,可以把碎片化时间串联起来。
一是文化科技的人文经济学思辨。文化科技融合非常重要,但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,场景方面,炫技的浮华,一些地方应用的技术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,有的所谓夜经济夜文旅已经成为一种同质化的光污染。比如,价值方面,文化的异化,无论是文化产品还是旅游产品,可以利用技术手段,但是不能忘了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。人文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,就是发展要以人为本,要有文化情怀。比如,内容方面,人力的蜕化,近年来,人工智能火爆,导致人越来越依赖技术,人的创造力可能会被架空。比如,运营方面,版权的失灵。商业模式上存在着版权使用的问题,现在人工智能创造的内容没有版权认定。不过,我认为文旅元宇宙的发展前景还是乐观的。
二是文旅元宇宙的战略性机遇。第一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。这意味着文旅元宇宙发展获得了国家战略意义上的支撑。第二是数字技术及相关硬件日益成熟。第三是国家目前亟需文旅带动经济。第四是数字人的商业化应用在启动。
三是关于“元宇宙”人文经济现实着力点,我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。第一是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相关的工作。第二是积淀人文数字资产,比如,搭建非遗数字人体系。第三是要着眼于中国文化认同的文化自信的整体消费。第四是要促进数字文化贸易基地建设。期待国家未来不仅做线下的对外文化出口基地,也要做线上数字文化贸易。